目前分類:新頭殼週五書評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頭殼 X 三餘選書】書的重量:「三餘書店越南書籍展」整理筆記
 
三餘書店第二度舉辦「鄉音聲度:母語讀唱節」活動,去年邀請阮氏貞姐姐分享越南的文化與詩歌,今年則請蔡氏清水姐姐介紹家鄉順化的詩。兩位姐姐皆是我的越南語老師,對於越南詩歌產生興趣,正是在貞姐家學習時,貞姐自房間取來一鐵盒,鐵盒打開是一本本精美袖珍詩集。
 
這次的越南書籍展覽,我其實很訝異姐姐願意出借她的珍藏,有十八世紀女詩人胡春香、現代詩人春妙、春瓊的詩集等。
 
貞姐還是拿出一本泛黃斑駁的詩集,阮攸《金雲翹傳》。我曾在介紹越南文學的書裡看過節錄的《金雲翹傳》,越南詩人阮攸於十八至十九世紀時,根據中國明末清初青心才人原著小説《金雲翹》,以越南喃字寫成3254行的長篇敍事詩,是越南文學裡重要且經典的作品。
 
這些書原皆是生命的足跡,不管走多遠,都放在心上。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 X 三餘】【妳要原諒寂寞,讀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
 
「我喜歡乾淨的散文,用語節制、不濫情。唸起來聲調好聽,句讀不多餘。散文是種富含聲音的文體,沒有小說完整的故事性和結構,沒有詩如歌如山般的意象,散文的日常顯得近乎平庸,但那正是散文可貴的地方,寫散文的人無法隱藏自己的身世。
 
某個傷心而躁動的夜晚,我想念起他唸的一段文字,我彷彿能一字不漏的背出,於是我小聲的在房間唸著:『我很喜歡房間。很喜歡四面牆壁緊緊包圍著的感覺。在 房間的中央抱膝蹲坐著的時候,總覺得好像回到了遙遠的地方。令人懷念的氣息壟罩了上來。像是在孤寂的童年場景般的地方,無論經過了多久,都特地趕來的、某 個重要的人,果真翻越重重的日夜,抵達這空無的、只有我獨自一人的洞穴般的房間,而與我相見了。光是為了這份心意,便令人感動得想哭。』」
 
全文連結: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28/64022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 X 三餘書店 】假想之鏡:《如果我是一本書》

「如果我是一本書,我想要永遠被閱讀,並給人自由。」

「通常在翻開一本書之前,身為讀者的我們,總有些期待,想像這本書能給自己什麼?看完會有什麼收穫。《如果我是一本書》(Se Eu Fosse Um Livro)這繪本書的敘事,剛好主客體角度互換,讓讀者想像,如果自己是一本書,會有何期望。你的答案,剛好也是一面鏡子,讓自己關照內心,原來,我對 於一本書,或者說閱讀的價值是如此。

如果我是一本書,我最想聽到的話是:『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幾本這樣等級的書籍名單。如果還沒有出現,那要趕快去找尋。「如果我 是一本書,我希望我是一棟由文字與聲音蓋的摩天大樓。」除了自己閱讀以外,也別忘了分享閱讀得到的情感與愉悅,對親友朗讀或是講述感想。用聲音製造磚頭, 一塊一塊的累積,累積出有深度的摩天大樓。」

全文連結: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22/63791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X三餘選書】勇敢而晶透的女人們,《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

書的最後章節〈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是郅忻懷孕過程的告白,未婚懷孕的她,心中對於愛情與婚姻,有許多掙扎,她期待孩子、想念母親、也害怕愛情。長達41週的時間,是長成一位母親的過程,也是女人追尋自我的旅途。

輕盈的身體長出肥大的紋路,不安的愛情走入婚姻的承諾,腹中的孩子是甜美的期待,「我們」是這段時間的註記,女孩、女人,母親,妻子、愛人等等身分融為一 體。這結尾的章節,是書中全部的女人贈予郅忻的禮物,不禁想到電影《巧克力情人》,郅忻承接所有女人的祝福與詛咒,但她會有更好的命運。

當我讀到郅忻寫著:「我們」二字本來就有特殊力量。這時,我看見書中的女人們,她們溫柔而勇敢,有晶透的靈魂,奮不顧身。

「勇敢而晶透的女人們,《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14/63484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X三餘書店】難言之惡:讀葉佳怡《染》

葉佳怡的短篇小說集《染》敘述人潛藏的「厭惡」與「惡意」,人性之惡成為她構築筆下故事的核心。在書評篇幅有限的情況下,我想著眼於其中描述菲籍移工「莉莉」的2篇短篇小說。

2篇雖皆以「莉莉」為主標題,但「莉莉」在故事中的比重有異,敘事語言也不盡相同。第1篇〈莉莉之一:Burger王〉以莉莉為主述者,語句相對較短,夾雜菲律賓語「tanga」(意即笨蛋),穿插英文,呈現莉莉作為一個非中文使用者面臨的語言狀態。

另1篇〈莉莉之二:身體靈魂誰在聲聲慢〉則是以李醫生為主述者,李醫生喜愛李清照的詩,他以李清照的詩詞形容病患的身體:「淒淒慘慘戚戚,那是他對於這些人偶最浪漫的修辭。」如物非人,多情詩詞在李醫生眼底,冷清無情。

「難言之惡:讀葉佳怡《染》」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07/63156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 X 三餘選書】
 
販賣潮濕的島嶼 讀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
 
「那個岸邊有喪失已久的美麗,所浸之處皆是魚,礁石內有滿滿生機,即使周圍還是有不少如我的觀光客,我還是有誤闖他人之地的愧疚。反而對那些已被殘害殆盡 的海灘,我的心還沒有那麼大的震動。那些被消費殆盡的浪,帶來的多是枯枝和死去的珊瑚,海洋不斷的沖刷和洗淨,仍無法消化我們人類也無法消化的殘骸,我們 今年所去的那個小海岸,到明年就不是我所見的樣子,人類還是會無止盡的向內開發,直到岸邊成為只能讓人類停留的消暑勝地。在那個美麗的岸邊,我沒有停留太 久,每個停留都讓我愧疚,我只是個觀光客,短暫貪圖眼前的海和那都市阻擋的潮濕海風以及那浪浪的聲音。
 
繼《迷蝶誌》及《蝶道》2本散文集後,吳明益在花蓮開始寫水,在花蓮的他離水近,於是將幾年沿水步行觀察和記錄付諸於紙本,出版了散文集《家離水邊那麼 近》和小說《睡眠的航線》。閱讀的途中好似聽到那浪聲,透過書中的眼睛,我能感受海風將我吹拂的濕黏,冬天的海邊人潮零星,冰冷的海水終於和我們隔了距 離。我看到的海不是暑季的海,是吳明益的海和我記憶中的海產生的交織。我喜歡的海是冰冷宏壯的,有難以靠近的礁石和凶狠的白浪,水和岸都要凶險才好。但比 起水本身,我更愛有他的岸、濕黏的海風和即使看不見海洋仍有的浪聲。」
 
全文連結: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31/62924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X三餘選書】生活在腳下——劉克襄《兩天半的麵店》

《兩天半的麵店》是劉克襄的第20幾本書。過去閱讀他的散文,不時會想到駐打狗的英國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生物學界多半翻成斯文豪)。

除了領事外交事務,史溫侯更常四處踏查、研究,發現許多動植物,並且命名。那是在生物學領域,林奈二名法面世不久的年代,西方關於動植物的分類研究正風起 雲湧。台灣有200多種鳥類、昆蟲等其他動物,為了紀念他系統性採集研究的貢獻,皆以斯文豪作為物種命名。萬物有名,被書寫研究後,就從不可見的渾沌中, 開始被人類文明與歷史看見,成為生活文化的內裡。

《兩天半的麵店》一書,文章分類成六個篇章:「好好再見」裏頭有關於成長的、安寧醫療」的思考、車站站長即將退休、江蕙不再唱歌的各種告別心情。「轉彎有 意思」中〈兩天半的麵店〉這篇描寫台東池上「甘盛堂」,一週只開兩天半的麵店,麵條是用池上米做的,少油少鹽料理。老闆兩人本身因為身體分別換肝患腎,所 以研製提供對身體無害的食材。

「生活在腳下——劉克襄《兩天半的麵店》」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26/62672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X三餘】《不測之人》,我們終究失去了黃昏

陳育萱是台灣七年級新銳作家之一,從學生時代,她的短篇小說就接連得到各文學獎的肯定,在台灣文學出版日益艱辛的環境中,她的首部長篇小說作品《不測之人》,無異帶來了一朵奇妙綻放的花朵,她以一件死亡事件,揭開一場以台灣農村為背景的命運之旅。

「蘇進伍,一隻新鬼」,陳育萱以精簡的一句話,作為小說的序幕,前三章以蘇進伍為主觀視角,描繪頭七回魂的過程,一一介紹出他的父母、妻子、弟弟、友伴和關於「陂仔尾」這個虛構農村的故事。

陳育萱有意投射南台灣近年發生的農業議題,將「陂仔尾」化約成台灣農村的縮影,蘇進伍與妻子發起抗爭運動,也將自己的命運捲入地方政商合作的陰影。事件雖 然寫實,但文字依舊溫暖刻畫人們之間的情感,在魔幻的氛圍中,現實的殘酷更顯痛楚,閱讀過程中,腦裡不停響起,蔡振男唱著〈空笑夢〉。

恨世間愛情啊 空笑夢一場風聲
夢醒來只有我 名是寂寞字看破

也許是小說中的台語書寫,讓我不停想起這首歌,而〈空笑夢〉也彷彿是小說中「陂仔尾」的命運。

「《不測之人》,我們終究失去了黃昏」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17/62353

喜歡《不測之人》的朋友,陳育萱和陳夏民將於8/2(星期日)午後二點,在書店分享作家的創作與日常,歡迎一起來書店,聊高雄的作家故事。

店分享作家的創作與日常,歡迎一起來書店,聊高雄的作家故事。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X三餘】撿拾聲音的人:讀李時雍《給愛麗絲》

《給愛麗絲》是李時雍的第一本散文集,收錄作者自大學寫作至今逾十年的作品。〈後記〉提及取名《給愛麗絲》的原因:

直到後來,開始寫字,才發覺所有的文字都是音符,所有的書寫都有一種旋律,可以邊寫、邊唱,像在耳邊輕輕哼著的歌。我和媽媽說,第一本書我想取名《給愛麗絲》,她說:「好啊,那是我學會的第一首演奏曲。」

任憑琴音已舊已老,雙手蒙塵,重新坐回於靜默之前,用長長長長的時間,等待著蝶蛾撲翅飛旋,是啊我想起,那也是您最喜愛聽我為您彈奏的一首樂曲。

「撿拾聲音的人:讀李時雍《給愛麗絲》」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10/62118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50635883-3973804762  
【新頭殼X三餘選書】放大的日常生活--漫畫《34歲無業小姐》
 
無業小姐的公司在上個月倒閉,不是找不到工作的她,決定接下來1年過著什麼工作都不做的日子,她簡易的說明是個人因素,而這部漫畫的特色就是可以發展下去的劇情不發展,應該解釋的東西不說明,平平淡淡安安穩穩的畫出無業小姐的散漫生活。
 
無業小姐的人格特質也是讓劇情沒有發展的可能性的重大因素。她沒有工作的生活注重在睡跟吃,睡得很暖活,吃得很隨便,所以也不會演變成一部美食為訴求的漫畫。
 
除了看些書以外,無業小姐也沒什麼興趣,不喜歡打交道,在漫畫中看著她逐漸喪失社交能力和訴說自己原來已經幾天沒說話的劇情,說實在的讓人開始為她擔心,看著漫畫邊想說:「你這樣真的好嗎?雖然好像過得蠻令人羨慕的,但這樣真的好嗎?」
 
漫畫的平淡卻導致我這個讀者為她變成一個叨叨絮絮的人。即便如此,無業小姐還是會擔心未來的日子,結束無業生活後,會不會無法融入社會,會不會成為對社會毫無貢獻的人,發現自己和社會的關聯僅存「消費」這件事上。
 
「放大的日常生活--漫畫《34歲無業小姐》」全文: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a0b3a0b43b8a  
【新頭殼X三餘選書】繪本《橘色奇蹟》——從我到我們

《橘色奇蹟》(The Big Orange Splot)繪本的故事簡單有趣又富有深意。主人翁Mr. plumbean(中文本翻譯成:梅豆豆先生。但英文plumbeam有傻蛋的喻意)原本住家的街道,每間房子都長得一模一樣。有一天飛來一隻海鷗,海鷗 嘴上啣的油漆桶打翻,裡面的橘色油漆就掉在梅豆豆先生的屋頂上,留下一個巨大的橘色斑點。

《橘色奇蹟》這本繪本,顏色對比鮮豔,小小孩喜歡翻閱,大人看了也會有許多的感觸聯想。想到台灣的教育都是要每個人盡量都一樣,不要特立獨行;想到政治社 會氛圍是每個人不太敢表達自己想法;想到代工產業式的人才養成,訓練人成為生產線裡一個不出錯的螺絲...這樣怎麼可能會有創意?怎麼可能產業往創意與設 計端轉型?

但這不是國家、政府、政黨,或政治人物的責任,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領域、能力範圍內去做改變,如同梅豆豆先生,如果上述的藝術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 潛移默化著一些關於美感、關於公共議題,關於思考「我們」能否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但絕非只是帶小朋友彩繪牆壁這樣的活動而已。)

「繪本《橘色奇蹟》——從我到我們」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6-28/61656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1040508_2  

【新頭殼X三餘選書】騎單車,走讀高雄港--《打狗漫騎》

「一次好的旅行,將會帶來對故鄉價值的重新體認,並讓我們更能徜徉其中。」─梭羅

消失的五金街,公園路想像

海邊路和公園路是愛河兩岸沿港區而建的道路,河左岸的公園路,早期因為拆船、修船的需要,因此成為台灣最密集的五金聚落,電影《不能沒有你》中,戴立忍以黑白影像寫實捕捉這條街道的草莽風景。

但在城市美學的政策引導下,原本瀰漫油污五金的野性街道,2007年後成為綠意盎然的公園廊道,與高雄港拆船史共生共容的五金街走入歷史,店家離散到市郊的不同工業區。

陳奕齊以「靈魂的重量」形容五金街的消失,「人死後會減輕21克」,或許對於城市的大多數人來說,五金街的消失如同那21克般微不足道,但那逝去的歷史很可能是海港城市發展的靈魂所在。

現在來到美麗綠廊的公園路,往海邊前去是生氣盎然的駁二藝術特區,往壽山前去可以爬上觀景台遠眺高雄港,或在鐵道公園放風箏,但路過之際,請記得這裡有21克的靈魂,曾被高雄人暱稱為「五金街」。

「騎單車,走讀高雄港--《打狗漫騎》」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6-19/61389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91723_709784922483205_351464196408053482_n  
[新頭殼X三餘]

讀徐禎苓《腹帖》 那些深邃而細瑣的痛

本週的書評是徐禎苓的第一本散文集 《腹帖》,近期有幾本關於書寫「身體」的著作,不論是黃信恩的 《體膚小事》、李欣倫的 《此身》、吳妮民的 《私房藥》,都以各自的身世和背景寫出特殊的身體書寫。

「對於痛覺極敏銳的覺察亦在《腹帖》中呈現,疼痛如同震央的核心,不斷向外推展,連結家族故事。譬如〈腹語〉談的是經痛,透過子宮說出與母親之間複雜難解而又親密的關係。她自母親子宮脫胎而出,當她每月陣痛時,呼救的對象仍是隨成長漸生鴻溝的母親;相對的,經期一向無誤的母親卻因子宮肌瘤失去了子宮,作者如此描述那失去的鄉土:『爸告訴我,那子宮大得像個碗公,邊說邊比畫著。我臆想那模樣,我出生前十個月的故事就放在那,曾經孕育我的鄉土,如此要容納一個兩三千克的寶寶當然大。只是女人珍貴的秘密,被掏出,腐朽的、惡臭的、難以名狀的,血淋淋地攤在眼前,難以招架的恐慌與恐懼,通通麻醉、去除。月經不再,孕育終止,取消了女人的天賦,延長了存活的機率。生命,總是難以抉擇的。』子宮,是母女隱蔽的連結點,亦如女人命運的象徵,最終連結到肉身的生命抉擇,〈腹語〉的震央不斷向外擴散,欲語還休。」

全文連結: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6-12/61153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1268661337  
【新頭殼newtalk X 三餘書店】巨大的缺席:馬尼尼為的《貓面具》

 
「我啊,剛從那邊回來,
我開始對紙張的碎片感興趣。
我想畫出父親在家庭裡的缺席,
以及寵物比之更甚的巨大親密。」
 
─馬尼尼為,《貓面具The Cat Mask》
 
「在《貓面具》中,身為母親的馬尼尼為讓我想到我缺席的母親,我母親在家庭中也曾試圖扳正些什麼,直到她比我早離開家。過了幾年,我也離開了家,在那之前我不懂母親巨大的缺席是我父親歪斜的主因。與我母親的離婚讓他回到了男人的狀態,而非父親。父親的角色是以我母親為主體,角色扮演下的成果,而這齣戲也在母親角色的落幕下散場。從此父親終生在追尋替代母親角色的女人,讓他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有一段時間父親迷戀建構完美的家庭。孩子只能擁有一個房間一段時間,我們等著他發號施令:『你的房間改成這間、這間變成客廳、這間變成書房…』,永遠沒有閒下來的時候,沒有上學的日子就是不斷的移動房間,我們的房間不能放書,書要放書房,房間只能用來睡覺,每件要擺進房間的東西都經過他的審視,我們不能拒絕他闖入房間。」
  

全文連結: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6-06/60909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334028155  
【新頭殼X三餘選書】吳俞萱的《隨地腐朽》 99封給導演的情書


導演賈克歐狄亞(Jacques Audiard)在這個禮拜以《狄潘》(Dheepan),拿下坎城金棕櫚獎,詩人吳俞萱以「鏽骨」為名寫信給他和他的電影們。「在碎裂之中理解完整」,是吳俞萱對賈克電影中殘缺人們生存力量的總結。

《烈愛重生》的瑪莉詠柯蒂亞失去雙足,她腐鏽的身體,男人的愛如同接骨師傅接上力量,但愛與自由就能解決生命的困頓嗎?傷痛的人還是得回到自身內在的探索,吳俞萱用「跋涉」去形容這段自我對抗的過程,「最終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懂得並接受去放下些什麼」。

《隨地腐朽》裡書寫99篇給電影導演的情書,不同於一般的影評書,俞萱的電影評論如詩句般輕巧又沉重,每一篇情書既是大導演們的創作分析,又是俞萱建構自我創作與生命觀的「跋涉」,每一篇情書都如同一盆火焰,用力焚燒點亮方向,在導演與讀者之間,獻上作家無私無垢的思維。

鏽與骨,鏽蝕我,且又撐住了我
岩與露,割裂我,且又將我聚合
幕與塵,盛裝我,且又任我消散。

99封給導演的情書,盛裝了99位導演的美學核心,獻給所有愛電影,也熱愛生命的朋友。在世界瞬間腐朽之時,我們彼此以電影擁抱。

「吳俞萱的《隨地腐朽》 99封給導演的情書」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5-29/60679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1788138173  
【新頭殼X三餘選書】《照過來、照過去》兩繪本相遇


會注意到《金魚與貓》(青林出版社)這繪本,是「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小樹媽瓊文推薦我看的。這繪本內容完全無字,顏色鮮豔,圖樣簡潔有童趣,一個很簡單的事件與場景。

我第一次看,覺得很有趣。但小樹媽提醒我要注意看翻開的第一頁畫面。樓上與樓下分別是紫色與橘色的亮光,再重新看一遍,更理解作者的巧思。後來我買了這繪本放在家裡。

最近小天下出版社出的《照過來.照過去》,也是一本無字書。繪畫視覺風格也很鮮明。故事是在森林裡的夜遊,所以繪本大多是黑色底與白色線條,但是兩個小男生拿著手電筒亂照,照亮的地方,繪本上出現彩色的動物植物景色。

這繪本還有一個巧思,每一頁都有一些小地方有開洞,在翻閱之際,不時會意外發現一些小動物,好像真的身歷其境,跟著一起夜遊探險。

「《金魚與貓》《照過來、照過去》兩繪本相遇」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5-22/60417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1700732406  
【新頭殼X三餘選書】文字與生命的相互指認,讀張亦絢《小道消息》


我花了一個晚上便讀完亦絢的《小道消息》,雖是小書,一頁一篇,但你可以用各種方式讀它。像一個遊戲,或者一次談天,可以花整輩子,可以一夜之間,更可以匆匆幾瞥。作為讀書筆記,《小道消息》談的書不只文學,我想每個人在其中都能撿取與自己生命有所共鳴之處。

我看完一篇又一篇,不求甚解,只覺得亦絢的笑聲就在文字的間歇處,好似延長了我們談話的時刻。

也許是留法之故,她極重視語言的細節,《愛的不久時》描繪語言與自身處境的息息相關,《小道消息》亦提及不少與語言有關的書籍,如楊富閔的《花甲男孩》中的閩南語書寫,又如不會說客家話的她喜讀客家書,另外還有《世界手語大全》等等。我想起那晚,我說,周作人懂世界語時,她閃閃發亮的眼睛。

「文字與生命的相互指認,讀張亦絢《小道消息》」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5-15/60165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2054888385  
【新頭殼X三餘選書】「友善書業合作社」的「閱讀的島」環島書展


和動物書寫展相關的,是我在今年有了貓,貓軟軟的,來至路邊。心不甘情願的,他終此一生都要陪伴我這個無聊的人,在小小的屋子生活,沒有草地和風,當他看向窗外的時候,我都想著他曾經擁有過的生活,他可能有時候吃不飽,要擔心馬路上的行車,但至少他是自由的,沒有小小的水泥房遮蓋天空,也沒有無聊的人管他的生活。

我是有了貓,但他不是我的貓,我們一同生活,他填補了我寂寞的空缺,我負責填飽他的胃,他迫於現狀要和我在一個小小的房間,只因人類將動物的生存空間都剝奪殆盡,如果是關心動物處境和自然環境的人,都可以到以下的店家去翻閱書籍,這都是選擇動物書寫展的店家。

閱讀的島第一季(4月至6月)輪播主題二: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動物書寫展
策展人: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友善書業合作社」的「閱讀的島」環島書展】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5-08/59888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483481253  
【新頭殼X三餘選書】勞動者的台灣魂,《拒絕被遺忘的聲音》


上上禮拜五,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RCA工殤案,一審判賠445名受害員工5.6億元」,長達15年的訴訟,暫時有了結果。RCA案被媒體形容為台灣「史上最大工殤」,這樣的說法,似乎僅著眼於群體的悲鳴與控訴,以及「史上最大」這個辭彙的衝突張力,忽略了每一張在RCA受害者真正的面容。

從1997年組成自救會與關懷協會,直到2015年一審判決,這長達18年的時間,承載了多少家庭的苦難,行人出版社的《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紀錄了12位RCA抗爭運動者的故事,每個工人由3到5人組成的口述史小組負責採訪,再改寫成文章,梁素娟女士也是其中之一。

她描述當年的工作環境,「廠房內反覆循環──瀰漫著焊錫作業產生的煙、清潔劑揮發出來的氣體、高溫加工下的聚合物的味道等等」,各類有機溶劑揮發氣體瀰漫在空氣之中,RCA工廠猶如工業毒氣室,很快的,她的呼吸道發生問題,然後接連2次的流產與死胎,梁素娟用「莫名其妙」形容當時的處境,30歲生出白髮、45歲發現乳癌,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是噩運的懲罰嗎?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揭開了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在追求經濟成果的目標下,資本家忽略工安、勞動權、環境權等成本,最終是工人們用生命寫下了控訴,而這樣的經濟發展思維,20年來,政府與資本家又反省了多少?

「勞動者的台灣魂,《拒絕被遺忘的聲音》」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5-01/59637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_11__974879441  
【新頭殼X三餘】小林豊繪本《城鎮》—故鄉wonderland 2.0版


日本繪本畫家小林豊,是國際知名繪本創作者,台灣翻譯出版很多他的作品。我對於小林豊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老實說,他的繪本也沒看幾本。但我看《城鎮:我們一天的生活》後,一直想要翻第二第三更多遍。

《城鎮》裡面描繪的小鎮生活,真實場景應該是日本東京蒲田「八幡神社」周圍的小鎮,但是位於哪裡好像也不重要,因為書裡的小鎮生活、街道建築、風土人情,在日本很多小鎮,甚至在台灣,在全世界很多小鎮都有類似的生活感。這樣的生活感,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種既熟悉卻又遙遠的記憶。

若現代人要在小鎮生活,有無足夠的就業機會?有無機會買到最新的商品?這些問題其實是整個國家區域規劃的問題。生產(現代產業與微型經濟)與生活清楚的定位區分,其實上述問題都不是問題。

再者,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物質性的滿足才會快樂?現代城區食物安全、空氣污染、人口擁擠這些不都是帶來不快樂的源頭?台灣在走向經濟發展的路上,有點失衡,城市不斷製造超大型建設,小鎮則想要變成城市,很多人味與小鎮文化不斷在快速消失。複製了某個表象生活,就是代表著進步?

〈小林豊繪本《城鎮》—故鄉wonderland 2.0版〉全文: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4-24/59393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