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聚會 】【氣魄的漁人討海哲學《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新書分享會 】
主講:行人文化實驗室
時間:8/15(六),晚間19:30
地點:三餘書店三樓
主辦單位:行人文化實驗室

台灣12位國寶級捕魚達人的生命歷練
身為島嶼公民必修的自然倫理學分
別於「漁工業」的大型機具戰法
這是屬於男人與海的“定孤枝”氣魄
更是與海洋共生共存的智慧 

行人團隊於2014年開始企劃,並陸續收集調查台灣各地傳統漁法的相關資料。一經深入採輯發現,各地對於沿海漁村地區、以及其捕魚技法的相關記錄,資訊非 常缺乏。此外,在漁村人口流向都市,捕魚技法無人傳承之下,許多漁法可能在五至十年內面臨失傳的困境。因此,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把這些精彩但即將消失的 漁法細緻地呈現給所有讀者。

台灣是海島,也是漁業大國。過去的中原教育與都市發展一同攜手,將我們一步步拉離海岸。海岸邊的消波塊,瑠公圳上的水泥,都讓我們自己忘記與海洋的親密 感。但矛盾的是,從各種報告可以發現,台灣在全世界的遠洋漁業漁獲量世界排名第三,也因此與海洋枯竭緊密相關。當科學家警告30年後海洋將無魚可捕時,我 們能做些什麼?

我們或許可以謹慎選擇吃魚,用消費投下永續海洋的一票。我們可以關注海洋法律,監督台灣漁業沒有危害地球。我們可以走到海岸參與淨灘活動,我們可以到漁村住一晚,讓自己更了解漁民生活。

行人文化實驗室則選擇去拜訪以自己雙手與海搏鬥的漁人,希望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他們與海洋共存之道的道理,希望從他們採用的漁法觀察到背後隱藏的自然倫理。

我們有興趣的不是為台灣帶來豐沛外匯的遠洋漁業,我們關心的是在台灣1600公里的海岸線上,與海洋進行日常戰役的漁人們。他們採用簡單漁具、沒有豐沛資 本、沒有耗費大量汽油的機具、取得的漁獲基本上也大多是親友自用,只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奮戰。這種早於資本主義之前就存在的生存之道,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啟 發、以面對枯竭的海洋?

三餘書店八月行事曆:http://takaobooks214.pixnet.net/blog/post/434033645

三餘書店 TaKaoBooks 的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