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選書】《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吳俞萱
無法用很明確的文字,去形容對《隨地腐朽》的喜愛,前一陣子忙於不停看電影、寫電影,也錯過俞萱到書店的分享會,當拿到這本書時,故意等一兩個禮拜,等寫影展新聞稿的慣性稍微退去後,才好好閱讀。
首先,裝禎設計和排版,很喜歡,很適合這本小書,簡潔卻透露細膩的設計,然後,俞萱的文字,很棒,如詩一般有時有血有時有淚,而文字底下她的情感與思想,更是直接透澈,不只有影迷對導演的評論,還有影迷對導演的鍾情。
所有的雨落下
把我的身體截斷
你拾起鏽塵狀的腳骨
刺進你的腳骨
─〈鏽與骨〉,吳俞萱
「鏽與骨」是電影《De Rouille et d'Os》的中國翻譯,台灣翻成《烈愛重生》,瑪莉詠柯蒂亞失去雙足,她腐鏽的身體,男人的愛如同接骨師傅接上力量,吳俞萱在詩集《交換愛人的肋骨》中,以〈鏽與骨〉書寫了這部電影,也以「鏽與骨:鏽蝕我,且又撐住了我」,作為新書《隨地腐朽》的開場白。
《隨地腐朽》裡書寫99篇給電影導演的情書,可以看出俞萱喜愛電影的偏好,她的情書有的溫暖,有的細膩,有的也很嘲諷,她告訴阿莫多瓦,最近的電影讓她失望,她多麼渴望《慾望法則》時期的導演,那麼濃烈而直接批判道德與慾望。
吳俞萱的聰明與敏銳,很直接躍然文字之上,而她對於情感的熾熱與細膩,是她獻身創作的砰然花火。婁燁的頤和園,索倫提諾的燈塔,北野武的碎浪,歐容的牙刷,吳俞萱送給每位導演一個物件,那是電影留給詩人和導演的情感結晶,也是身為讀者的我們,介入他們情感的媒介。
閱讀寫給北野武的情書時,她用「碎浪」寫北野武,還記得《花火》嗎?那是導演少數的中年愛情之作,當丈夫與妻子獨坐在海邊,警察們已經包圍週遭,丈夫和妻子稍微數言,然後槍聲響起,長鏡頭遠遠拍著海邊的浪花,一趟一趟一趟,浪花拍打海岸。讀俞萱的文字,我竟不停落淚,她寫給導演的情書,是她的私人情感與思想,我介入其間,也分享了我對北野武的私人感受。
這是閱讀《隨地腐朽》過程中的樂趣與辛苦之處。因為我也是影迷,所以會有很大樂趣,然而文字勾引我想再看一次電影,除非家中剛好有DVD,否則那種慾望超像螞蟻爬在皮膚邊緣,好難受。
安哲羅普洛斯有電線桿,吳俞萱書寫記憶,長鏡頭之中,黃色雨衣與電線桿,那是安哲羅普洛斯對於祖國歷史的追求,也是我們對於導演亙永的思念。閱讀《隨地腐朽》,不能太用力,因為眼淚會費盡身體的力量,我儘量以一天讀兩三封情書的進度,感受吳俞萱的情感與思想,也再看一次是枝裕和的《幻之光》、還有楊德昌的《一一》和男孩的洗手台。
很喜歡《隨地腐朽》。我會慢慢閱讀。
- Nov 25 Tue 2014 14:01
【早晨選書】《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吳俞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