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三餘選書【獨立出版】 (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跨年夜,陳明章老師在台北唱「公民不服從」之頁,今天,我們邊讀梭羅的《公民不服從》,邊聽《伊是咱的寶貝》和《早安台灣》。

《公民不服從》收錄梭羅深具影響力的兩篇演講〈公民不服從〉和〈沒有原則的生活〉,是不服從運動最重要的指南。

「若只想到自身的利益,就很容易被政府掌控,甚至自願上當。」

「政府可能處境艱難,狗急跳牆,只是我也愛莫能助。政府必須跟我一樣,自己想辦法,哭哭啼啼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習慣把事情進展不順利,歸咎於大眾還沒準備好要改變;但是實際改革的速度如此緩慢,是因為少數人也沒聰明到哪裡去。」

梭羅的言論,真的,需要所有國民好好想想,「應該先學會做人的道理,再來才是當個好國民」,本日最深刻的言語。
公民不服從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流浪者之歌》,赫曼‧赫塞

幾乎是一個世紀前的作品,悉達多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可能最熟悉於佛教經典和雲門作品,赫曼‧赫塞寫悉達多的流浪與求道故事,也許,在台灣目前慌亂的氛圍中,安靜而專注在他的文字中流浪,或許,更能看到自我內心的安定吧!

不同於《流浪者之歌》得花時間閱讀,他的第一本小說《鄉愁》和《徬徨少年時》則易讀許多,適合年輕孩子,給他們溫暖與勇敢的力量,通向成人世界的啟蒙之書。

赫曼‧赫塞喜愛書寫童年與少年故事,他說,這個世界不停鼓勵前進,朝向男人的世界,但他的書卻導向後退,追溯年輕時候,「在這無窮盡的世界當中,我們之中有誰能夠斷言哪一條道路是引導往前,哪一條路是導向後退呢?」

冬天看赫曼‧赫塞,有許多感動。

赫曼‧赫塞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金馬影展在2009年出版的三本小書,書寫三位專題影人的電影書:《東京兄妹》、《東尼瀧谷》的導演市川準、《貧民百萬富翁》的配樂A.R.拉曼,以及美國「獨立精神獎」以他為名的約翰卡薩維蒂。

第一次看見這三本小書,是在台南草祭,對於電影迷的我來說,馬上就帶走,在火車上細細閱讀市川準的美學,他說「日常就是主角」,東京的素民生活成為影像中 的創作元素,記得《東尼瀧谷》那美的發慌的白色基調,少女與少婦在類似的焦慮中,細膩地鋪陳出村上春樹的孤寂與冷調。這是市川準的美學。

終於,在選書過程中,再次相遇到這三本小電影書,孫梓評寫市川準、鄭秉泓寫A.R.拉曼,鄭立明寫約翰卡薩維蒂,文字之中,再次與這三位不那麼熟悉的電影人相遇。

簡短的書本,直接切入人心的美學故事,《轉眼人生:市川準》、《寶萊塢的莫札特:A.R.拉曼》以及《獨立製片的先行者:約翰卡薩維蒂》,終於,來到三餘了。

轉眼人生:市川準  寶萊塢的莫札特:A.R.拉曼  獨立製片的先行者:約翰卡薩維蒂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說不定是世界上最難描述的兩種東西。空,和記憶。」

這是一本「紙上電影」,這是一本「創作腳本」,這是一本「劇場影像詩」,這是周東彥和周書毅長達三年的創作計畫《空的記憶》。

舞者,攝影師,和劇場空間,凝視成一幅幅絕美無比的作品,周東彥將劇場作品《空的記憶》從舞台上搬移到紙上,再重新創作,極度巧妙地將「攝影」剪輯出舞者身體在空間,與頁間跳動,節奏感十足,這樣的嘗試,不只實驗,還很美麗,

如果劇場是三度空間,那書頁就是第四個維度,讀者也許是第五個維度,《空的記憶》很難用攝影書去歸類,更不只是劇場創作記錄,也不僅是周東彥創作概念的論述,而是一種全新的創作,令人驚豔不已的跨媒材作品。

周書毅:過去。
周書毅:怎麼找回來呢?
周東彥:想都別想。

周書毅:創作真的是很難的職業。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的《櫻桃園》書寫一個犧牲所有的女人,她的過去、她的青春、她的外貌、她的財產與她的家人、她自身的快樂,在時代變遷中,無奈而寂寥。

「櫻桃園」是台灣的獨立出版社,以俄羅斯文學為主,《帶小狗的女士》是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新選新譯。契訶夫一生寫過數百篇小說,最教人感觸深刻的,或許就是他把老靈魂翻新的功夫。〈帶小狗的女士〉,描寫不滿現狀的純潔少婦與中年花心男的背德之戀;〈阿麗阿德娜〉和〈未婚妻〉寫兩個形象各異的女子,耽溺在愛情陷阱中的拜金女阿麗阿德娜,對比迎向未來而逃婚的未婚妻,愛情模樣刻畫精采!

這一天,讀契訶夫的文字吧!「讀一讀契訶夫吧!他的一頁書比人間全部財富所能給你的還要多。」

帶小狗的女士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說「三十而立」,就要開始往成功方向行去。沈嘉悅說「失敗為成功之母,所以他身邊有著一堆的乾媽乾娘」。逗點全新企劃,最悶的年代,「連詩都要讓人開懷」。

「我想信任他們,也想要去愛,想更有耐心的對待每一隻蟑螂,就算他們看起來很髒 」─〈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總是把鹹酥雞當正餐的朋友,喜歡連打十小時遊戲機的朋友、每天都要喝瓶啤酒的朋友、熬夜用保力達B灌醒自己的朋友、還有只會享受打嘴砲樂趣的朋友。親愛的朋友們,「最懂我們的心」,拉麵君沈嘉悅《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來安慰我們了!

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才。日向傳簡訊給我,說昨天的約會被電燈泡打攪,今天想再碰面。我老公體貼溫柔、個性隨和,不 論我工作或晚上跑出去玩他都不會有意見。當初我就是為了日向,才決定和他結婚,因為單身的我讓日向產生戒心。我結婚後,日向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麼,卻很明顯 地鬆了一口氣。我喜歡我老公,但對他完全不會有罪惡感。我老公一點都不可怕。不可怕的就不是戀愛。」

〈31歲又怎樣〉山本文緒

此書收錄31篇31歲的女子們在31歲這個身邊總有甩不掉、離不開的家人,厭棄、卻又沒有勇氣離開的職場,身邊那位穩定或正在曖昧中的戀人,譜出我們在日 常生活匪夷所思的尷尬、荒謬難解的疑惑,我們認為的31歲應該不是那麼擺盪又停滯,但不想變動的自己只想說,31歲又怎樣呢?

31歲又怎樣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說不定是世界上最難描述的兩種東西。空,和記憶。」

這是一本「紙上電影」,這是一本「創作腳本」,這是一本「劇場影像詩」,這是周東彥和周書毅長達三年的創作計畫《空的記憶》。

舞者,攝影師,和劇場空間,凝視成一幅幅絕美無比的作品,周東彥將劇場作品《空的記憶》從舞台上搬移到紙上,再重新創作,極度巧妙地將「攝影」剪輯出舞者身體在空間,與頁間跳動,節奏感十足,這樣的嘗試,不只實驗,還很美麗,

如果劇場是三度空間,那書頁就是第四個維度,讀者也許是第五個維度,《空的記憶》很難用攝影書去歸類,更不只是劇場創作記錄,也不僅是周東彥創作概念的論述,而是一種全新的創作,令人驚豔不已的跨媒材作品。

當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的《空的記憶》變成書本,頁面關不住的,是我們在其中,想和周東彥,一同再創作!很幸運,我們有機會這樣擁有她。

空的記憶    空的記憶  空的記憶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位作者,一人寫三十三首詩,限量三百三十三本詩集,簡潔極了的封面,圖描紙書寫的內頁,不知道如何給書名的詩集,每一本書都有她的編號,你拿到了哪一本呢?

「有時候我會需要那堵牆,讓自己軟弱的影子,可以豎立起來。」─〈障礙〉

「對一只蛀牙來說,鬆開,比什麼都疼。」─〈解釋〉

、范家駿和羅荼,三位詩人,三個小字,三種語態,九十九首詩,是九十九種生活絮語和景色。

說「騙人的吧關於斷裂,關於噪音,關於說謊和嫉妒的顏色,你怎麼可以相信,他們沒有一點美好。」

家駿說「如果樹蛙可以找到雨,果醬可以找到早晨,那為什麼,我卻找不到你。」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花媽來三餘,買走了兩本書,第一本是哈瑪星居民們共同書寫的《濱線記憶》,另一本則是陳瀅仙新出版的  。

《聽見芬蘭》有著《芬蘭驚豔》、《芬蘭的青年力》、《芬蘭教育》之類對於芬蘭教育與社會的透視力,再加上陳瀅仙交換學生的身分、以及音樂藝術的專業背景, 讓她更進一步發現「芬蘭教育」的成功之處。再加上年輕愛好新事物的敏銳性格,《聽見芬蘭》不只是一本教育觀念的好書,更對於音樂、設計等藝術領域,帶來了 「芬蘭式」的撞擊。

「自己動手做」,是芬蘭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在音樂學院的實作課,就是「動手做一把自己的樂器」。過去在台灣,從來不曾想過「自己彈的樂器可以自己做」,畢竟這類課程需要師資、設備、材料等多方條件的配合,但芬蘭人總是可以化想像為可能,用心調度各種條件,實踐想法。

「生活」與「價值觀」似乎是芬蘭邁向理想中社會的重要因素,瀅仙敏感的視覺與感受,帶來了一趟豐富飽足的「視野」旅行。

不只是遊記,更是深度的生活之旅與價值觀的洗禮。《聽見芬蘭》推薦各位。

聽.見芬蘭:音樂、教育、設計、生活的交換旅程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湖在哪裡?」這是五六年前,吳音寧寫的「台灣農業觀察」,她用詩歌般的文字、故事的語言,這五十年來,台灣農村與農業的改變,以及農民的困境。

很少看到一本擁有「報導文學」內涵的書,卻有著詩一般的語調、文學家的親密感。她從農曆十月十四日的冬夜寫起,那是月圓前一夜,輕巧書寫稻米、蔗糖與糧食問題。

「天地間一小片武裝成刀峰的月光,在心底對月娘說聲再見後,轉身,沒入夜色中。」吳音寧沒有說太多話,只是藉月光嘆息台灣農業的蕭條與鄉里的困境。

「歷史,輕輕踩過農人集體彎駝的背,像踏過稻浪和水面」,書的封面這樣書寫,吳音寧爬梳五零年代到WTO之後的台灣農業觀察,當農地開始清倉、當稻米變成炸彈、當麥當勞取代稻草人,台灣的農村景象,是否也只剩不到百分之一GDP的價值?

吳音寧的《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多年後讀來,依舊有力好看,在農曆十二月初六的冬日裡,我們閱讀。

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02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日,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高雄的美麗島,是重要的轉捩點。

很多朋友也許對於現代台灣的民主狀況,有許多不滿,在眾聲喧嘩之中,認為亂了秩序,不過民主制度的發展,還需要政治人物的素養與公民素養配合,三餘書店的 成立之初,公民養成也就是幾位出錢出力的大哥們所追求的夢想。所以,讓我們努力作為一個公民閱讀與討論的平台,我們相信,民間的各個小角落,都將有著各種 行動的可能性。

推薦各位,衛城出版的《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從1895年到1986年,陳翠蓮、吳乃德和胡慧玲三位作者接續完成了這冊擲地有聲的台灣民主運動史,尤其胡慧玲所撰寫的「民主的浪潮」,記敘了七零年代之後的台灣民主故事,反應到台灣的民主現況,有許多思考與反省之處。

「民主運動是一齣道德劇。我們凝視前人的成就和限制,從中領悟我們具有的潛力,以及或可能超越的限制。我們也從中體認:我們之所以有今天,並非歷史的必然。」

「臺灣之所以獨特,是因為眾多和我們有所連結的先人,他們在其上的工作,如今成為我們共同的故事、共享的記憶。臺灣之所以獨特,也因為我們今天對它的灌溉。」

在人權日與美麗島發生之日,這個夜晚,讓我們安靜下來,好好閱讀一本書吧。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起初只是一心想要給予當地的狗和貓喝水與食物而已,進去之後也零星地拍了一些照片,隨著拍攝的過程當中,卻看到這些飢餓的狗與貓,進而有了想要更進一步地拯救牠們的想法。」

「正式的拍攝工作是在牛舍裡,看到一半以上牛隻都餓死的慘狀之後才開始的,但也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政府沒有任何救援動物的計劃,也沒有媒體前來關心採訪,若無人發起救援動物的活動,動物們將會在任何人都不知情的狀況之下而死去。」

《被遺忘的動物們》《依然等待的動物們》攝影師/作者太田康介先生受《攝影之聲VOP》之邀受訪。文中有非常多令人感動的攝影照片,在《十二夜》過後,福島的動物們,似乎有更漫長的夜晚,得度過。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日月光和彰化電鍍廠汙染農田的報導,心情實在很差。直接想到了「RCA事件」,曾經是美國家電 第一品牌,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1970年至1992年期間,於桃園設置工廠,卻在1994年發現,RCA長期挖井傾倒有機溶劑等有毒廢料,導致廠區之土 壤及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

那塊土地,從此無法使用,最糟糕的是,曾經在RCA上班的員工,曾經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勞工們,至少已經有1375人罹患癌症,而現在,這群受害的工殤者,仍努力在法庭要回他們的權益。

行人出版,  ,記錄12位RCA勞工的故事,一場仍在進行中的公害爭訟,閱讀,然後給他們支持吧!

在那麼多工人裡面,竟發現侯孝賢導演也曾在RCA工作。《人籟》雜誌專文報導侯孝賢導演談RCA事件。沒想到RCA受害者的過去,竟是侯導離開高雄北上求職的第一份工作,那個六零年代,可能繽紛卻有許多無能為力的青春故事。

『侯導的工廠經驗是台灣中壯年一代許多人共同的記憶。不論是半工半讀或當全職工人,那一輩人在二十瑯噹的青春歲月裡,或多或少都能聯繫到「生產線」這個人生場景。許多人也許像侯導一樣,只在工廠短暫停留,但仍有不少人,紮紮實實地在那裡付出了一生血汗。』

『都說人生如戲,RCA受害者們半輩子的「幸福」幻景突然被敲碎,肯定是最具張力的悲喜劇。只不過,戲劇角色不會真的受害、生病,現實的「戲夢人生」,難在於怎麼面對身體的脆弱,而又能堅強地站起來、爭到底。』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心柔 初見到

她纖細的身影 背著幾乎一樣高的吉他
大大的眼睛 眼神透露出堅持

就坐在櫃檯旁的木椅上 似乎有點孤單
試著閒聊 可以感受到她的年輕
跟她的詩一樣 歌誦著青春的苦澀喜樂

- 詩意的心靈 溫柔的旋律 譜出動人的樂章 - 吳晟

獻給心中住著十九歲的妳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應該就是聖誕老人吧?只要在聖誕夜當晚上班,其他時間就躲在北極的小冰屋裡面讀信、看書,沒事就騎著馴鹿去打獵,生活好不愜意?不過,送了那麼久的禮物,聖誕老人卻始終有一個缺憾:「我很乖,但為什麼我從未收過一件禮物?」

趁著值勤前的空檔,他向賣火柴的小女孩借了火柴盒,站在冰天雪地之中劃下火柴許願,偷偷對著天空說:「請給我一個聖誕禮物吧!」

文學圈夢幻組合,太宰治擔任領隊,王離、印卡、汀汀、田袤、李雲顥、沒有鮮奶、何亭慧、何俊穆、阿丹、林傑、枚綠金、神小風、連明偉、馬千惠、袁兆昌、徐至宏、徐嘉澤、徐旻蔚、孫梓評、孫得欽、陳阿怪、陳夏民、陳育萱、黃羊川、黃默默、黃瑜婷、黃阿心、葉覓覓、曾谷涵、雍小狼、雷獸、亂舞罐頭、楊佳嫻、劉芷妤、鄭聿、鄭哲涵、翰翰、鯨向海等日港台新銳作家、插畫家、攝影人一字排開,祝你聖誕快樂!

聖誕老人的禮物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著電視上香港遊客來台灣「觀賞」選舉的新聞,文字影像工作者吳易蓁有了《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歷史旅遊書的構想,一年走遍台灣,拍照並集結成書。

易蓁說:「其實我知道,和我走在一起的是許多前輩的意志,是他們一路的帶領,希望讀者們也一起加入這個行列,不作文青,憤青,一起來做民主青年!」

易蓁的哥哥吳易叡,也是這本書的英文譯者,他說當年茱莉亞羅勃茲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希望在旅行中體驗孤獨,這本《自由背包客》反而是「承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希望透過與歷史,與昔日為民主人權犧牲者的重逢,召喚我們得以生存的虧欠與勇氣。」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籍,既書寫台灣民主運動發生的場景,也蒐集了這些場景附近好吃好玩的道地小店,既是一本民主故事書,又是旅遊台灣的深度體驗指南。而且還附有英文,非常適合送給想體驗台灣民主旅遊的外國好朋友。

《自由背包客》是一個很特別的旅遊體驗,陳澄波在嘉義的文化館,賴和在彰化的文學地圖,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的故事,
鄭南榕在台北的自由巷,易蓁很詳細的繪出每個城市、每個民主地點的小地圖。

趁著元旦、新年假期即將來到,提前規劃不同的「深度自由行」吧!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多月前整理簡宅時,發現了不少房東家裡的「家庭合照」,小時候,沒那麼喜歡照相的我,年過三十之後,竟然喜愛起他人的家庭照,總覺得裡面藏著不只是歲月爬過家族的痕跡,更多是關於照相的人與被攝的人之間濃厚的情感。

去年新思惟策劃的「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展覽,是日本知名的素人攝影師,他本業是網頁設計,但自從大兒子出生之後,就開始拍攝與紀錄「濱田家」的故事,曾 經在新思惟或駁二看過展覽的朋友,一定無法忘記鏡頭裡那兩個可愛的小男孩Haru和Mina,「繼續為孩子說故事」,那是濱田英明最深刻的情愛所在,也是 攝影所傳達給觀眾,最珍貴的收藏。

《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攝影集,三餘書店溫暖推薦,我們也從今年冬天開始,創作屬於我們的家庭相簿吧。

(圖為《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攝影集內容)

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  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  濱田英明的家庭相簿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到藝術史的書籍,是如此企畫。對於不熟悉藝術史的店員A和店員B,他們兩人都讀得津津有味,店員A說如果過去藝術史老師是用《穿越世紀的情書》來當教科書,她就不會常常翹課,店員B喊著,她想去讀藝術研究所。

為什麼一本藝術史的書籍,可以吸引著她們,我想著,除了「情書」的寫作方式,讓她們能進入這些藝術家們的內在世界,羅婉儀淺白與滿富情感的寫作方式,恐怕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婉儀不只是藝評家、藝術史老師,更是這些藝術家與作品的大粉絲,她用最直接的情感書寫藝術家的故事,也書寫她的心情。

那天和小毛老師分享這本書時,身為藝術史老師的小毛笑著說,這本書不只是藝術書,更是充滿韻味的書信體文學。

情書之外,這兩個禮拜,感謝有《穿越世紀的情書》帶著書店裡的三個人,進入現代藝術的世界(三個人不停google書裡的所有關鍵字,根本就是一趟深度的 藝術之旅),這本書,帶給書店的我們,很多的收穫。期待禮拜天下午三點,子華和夏民還有劉霽,帶來更深度的「午夜巴黎」之旅。

(圖為《穿越世紀的情書: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內,21位藝術家的自畫像或畫像)

穿越世紀的情書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透過任何文字,僅從影像試圖去表達生物的原始慾望。

Nuptial Tubercles意指金魚在生殖時期所出現的性徵,外觀呈現白色圓凸狀,類似人類男性的性徵。這系列作品主要就是表達人們對於性徵隨年齡增長逐漸明顯進 而性慾產生時不知如何是好的困惑,赤裸的主角透過金魚在生殖時期所出現與自己類似的性徵,誤把金魚比擬作自己,透過觀察與跟金魚的互動了解性是什麼來比喻 現代人透過種種錯誤的方式了解性行為與面對性慾產生時的處理態度。

NUPITIAL TUBERCLES

張睿,於2009 年的生日,為自己組裝了人生的第一台擁瓜底片相機。第一次沖洗出來的畫面雖然充滿瑕疵,卻看起來無比的真實,畫面充滿雜質,像光束中的塵埃。光影雖是一體 兩面,光和影總是背對彼此卻比甚麼的羈絆都牽的緊,畫面裡缺一不可。迷戀這樣矛盾對立的光影,從此著迷於按下快門以後,將光影留在永恆一瞬的快感。從此奉 攝影為生命的追求。

現定居倫敦,為自由攝影師,作品類型包含商業攝影、生活紀實攝影。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