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高雄書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聰威,第一次閱讀他的小說,是《複島》,他以旗津和高雄港的地理,時間橫跨日治到戰後,描繪一個 沒落的三代家族,很少看見台灣的年輕作家,以大家庭為主題進行創造,而且還是以高雄為背景,那時,在緊密的親情與無奈的境遇之間,《複島》曾經好幾度陪我 行過渡輪,在旗津小巷勾勒複島的歷史。

「他家就在天后宮 後頭的通山巷,看得到天后宮 ,他也就知道家在哪邊,他把手伸向前去,大約就是相距那一排紅燈一根無名指的距離,那棟兩樓的透天厝。」─《複島》,王聰威。

《濱線女兒》是第二次的相遇,如同複島故事,文言白話夾雜,表現台語書寫的迷人魅力。《濱線女兒》也寫女人,戰後一群在哈瑪星生活的女人。王聰威的父親是 旗後人,母親是哈瑪星人,《複島》和《濱線女兒》就好像一對情人,一整個大家族,一個高雄的生活考古學與文學地理誌,小說就好像一枚指引,在我們那麼熟悉 的濱線和旗津,寫出了時代的人性。

「自己也是這樣被引入查某的港內,但是查某應該不會認為我是她最後一艘引水的船舶吧?假如是,那她應該也要知道,一但迷戀擔任引水人這個角色,最好早日習慣,只有當貿易風起的季節,才能再次與舊愛相逢。」─《濱線女兒》,王聰威。

王聰威寫父親與母親的故鄉,那裡的街道、房子、工作、關乎於人們的生活記憶、還有高雄港灣的兩畔,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的戀情與家族。王聰威,高雄人。

王聰威  02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文平,荖濃溪畔成長,現在是國文老師,之前沒有讀過他寫的詩,是好心的網友知道我們正在蒐集高雄 書,提供給我們的資訊,很汗顏,不過也希望電腦前的朋友們,讓我們認識更多的作家。林文平老師以台語寫詩,《用美濃寫的一首詩》是他的最新詩集,很難得看 見另一種語言裡的美濃村落。

雙溪的蝴蝶是原鄉人
流動的情話
聲聲句句攏收藏佇
朝元寺的鐘聲內底
三不五時仔,會順雙溪的溪水
灌溉這片略略仔躊躇的土地
─〈用美濃寫的一首詩〉,林文平。

鍾理和的愛情故事,順著雙溪的水,流灌庄內,在黃蝶繽紛時刻,林文平老師寫美濃風景,也寫著他在荖濃溪畔的生活故事,很沉靜,是鍾理和的文字勾勒著美濃好 幾世代人的情感。林文平喜歡寫愛情,喜歡寫土地,他有一系列台灣「地誌詩」的創作,他把台灣的歌謠,以詩經的情調與企圖,寫進他的詩句裡。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瘂弦,台灣重要的詩人前輩,最近書店的「讀詩聚會」討論著瘂弦的〈深淵〉,整理高雄書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瘂弦老師在1954年來到高雄工作,組成了「創世紀」詩會,創世紀詩會成為當時高雄重要的詩社,聚集許多文人,也出版了不少詩集,〈深淵〉是他短暫停留高雄時的創作。

哈裏路亞!我們活著。走路、咳嗽、辯論,
厚著臉皮占地球的一部分。
沒有甚麽現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
─〈深淵〉,瘂弦

「沒有甚麽現在正在死去,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腦海不停響起巴奈好久已前的創作《過日子》,她寫「唱歌 跳舞 喝酒 抽煙 咖啡 做夢 專心 走路 吃飯 感覺 身體 說話」,只是多數的人們,忘記感覺,也忘記說話,在現實的追趕中,只有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啊。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爲生存而生存,爲看雲而看雲,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信恩,屬於年輕一代的雄中青年,他的散文氣質獨特。《體膚小事》是他的新作,32篇散文,近乎解剖學技法,手寫人體和感官、每個人身上的每個部分。奇妙的「身體書寫」模式,信恩以醫生的職業和作者的天份,進行一場文字與體膚的深度接觸。

「嘴巴張開。

啊。再大一點,不行,舌頭擋住了,放輕鬆。

H1N1持續橫行,我重複著繁瑣的採檢流程。防護衣、手套、N95口罩、帽套、護目鏡……防備一層覆上一層。常常,我感到呼吸有些窘迫,眼鏡起霧,髮根潮濕,笨重地踏進隔離病房採樣。

以前簡易的喉頭取樣,如今變得囉唆沉重。我拿出壓舌板,輕壓舌頭,病患有點想作嘔。接著以筆燈探照口腔,隨即拿出咽喉拭子刮抹取樣...

約莫那小小年幼,人類便懂得扼口,一種生命的主權宣示。」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凌性傑,現在是教授,高中時候是學長,那一年他寫的新詩和散文,拿到了雄中文學獎,此後,就看著這位學長不停在各個文藝獎拿下名次。早熟的文字,熟練的漢詞,他總能將詩句化為驚人的愧嘆,一直記得當時的評審老師說著,他有著鄭愁予的詩調。

《找一個解釋》是很久以前他的第一本書,重新詮釋古文詩曲,這是他所擅長的,《燦爛時光》以散文寫著愛與性的生活魔幻,《海誓》重回高雄故事,青春唯美,是盛夏的光年啊。

重要的是,時間的海
還有那些寫在水上的字
只有經得起洗磨的
才能存放在這裡
二十歲的告別已經模糊
當時沒有岸,我只記得
我們說了好多洶湧的理想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孫梓評,沒想到一晃眼的時間,他也三十好幾了,大學時候,插花植物園詩社時,認識了他。那個夜晚,在談論星座和文學之間,看見一個才氣十足的年輕詩人。

《如果敵人來了》是他的第一本詩集,《男身》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那時候讀著《男身》,才慢慢進入這位岡山長大的年輕男子內心,從此,「孫梓評」的文字,成為每逛書店佇足留意的目標。

「不如就/一邊接吻一邊咳嗽
繼續接吻/在陰霾裡/繼續咳嗽
或者/加入他人
躺在他人/中間/讓大霧掀開你的臉
直到時間/直到污水蓄滿
但/沒有可站立的位子
移動到陰影裡
希望有人/讀出黑暗中的字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達陽,1982年出生,高雄中學畢業,很難想像手寫寂寞惆悵的達陽,曾經也是排球國手。《虛構的海》是他的第一本詩集,有著曲折、優美又含蓄的語法,出版社「松濤文社」讓我有點驚訝,搜索之下,才發現這是雄中人的文學聚落。

《誤點的紙飛機》是達陽在逗點的詩集,《恆溫行李》是他的最新散文,書寫日本的旅行以及我們都曾有過的哀傷絕美青春。

「最好的日光已經來過這裡
午後六點的車載滿旅人,穿過
霧一樣的黃昏,面無表情的旅人
在鐘聲裡抱著別人的行李,在鐘聲裡
微微震動的引擎持續運轉
金色的欲望潤飾了生活的鋸齒
化作污水,流出不再吹奏的管樂器」
─〈穿過霧一樣的黃昏〉,林達陽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d Moring TaKao!】高雄書

羅浥薇薇,苗栗出生左營長大,很明顯「羅浥薇薇」是一個虛構的筆名,weiwei的文字看似平滑,但後勁很夠,《騎士》是她的第一本小說,愛與憎恨,在女人和女人,身體和身體間親密糾結。

除了文字,她的攝影風格也是強烈,總會有點虛構她的長相和氣質,如果把《喜宴》裡面的威威,去掉標準北京腔,是否會接近她呢。她讀文化研究,也創作,《騎士》似乎把藝術家和倫敦街區,結合成愛情關係的跨性別親密,與異鄉生活的精神分析。《騎士》是一種自我表白的療癒過程。

「二十九歲生日之後我開始和別人睡覺...,那年我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光頭,騎士動手剃我的,用打造手工藝品般的細膩…。」

「妳不懂。我們就像被炎夏的柏油黏住的腳步與影子,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對方。」

黏膩卻又渴望主體,夢境卻是寫實地讓人難受,鮮血一般的文字,時間停止,筆下角色的動作,是那麼清楚、細膩。羅浥薇薇,高雄人。
(圖取自okapi網站)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篇小說,好看在哪裡?曾經執迷於長篇結構和複雜故事,才能展現寫書人的程度。看了《擺》之後,重 拾短篇小說的喜愛,就像短片一樣,在緊密鋪陳中,最後的結尾,讓人悲哀或哀嘆,正如很久以前的想法:「短篇小說的結尾最能表現一位作家的性格,因為要結束 的漂亮,所以藏不住性格。」

丁允恭應該是位幽默而坦率,又喜愛自我嘲諷的人吧。

〈畸胎〉寫著一位曾經有過政治理想的三十歲男子,在成為地方議員之後,面對砂石場利益的鬥爭與妻子臨盆的緊張,中年男子的空虛苦悶,在對方派系的追殺下,丁允恭這樣書寫著結局:「南方的大地隱沒在黑暗之中,因為雨勢前面的路更看不清了。或許大旱之後又將演變成大澇,他想,不過終究是下雨了。」

〈第二音節〉將男子的慾望與腦神經,形成真實與幻想的對話,有如王家衛《重慶森林》般的影像感,疏離卻又親密黏滯。

結尾的書寫令人喜歡,「我把她抱得更緊了一點,不過這樣好像也不能替我自己更確定些什麼。在黑暗之中,我想辦法讓眼睛追索各式的微光,就像在記憶與語言皆受到質疑的生命哩,找到任何一種形式,對於存在的確證。」

黑暗中的光線,彷彿「一瞬之光」啊。

擺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

乍看之下又是一本在談論咖啡和城市咖啡館的新雜誌,介紹幾間特色咖啡館和咖啡職人是這類型雜誌必備的內容,


詳細讀了幾篇,才發現[時。光]的核心,與其說是「咖啡」,不如說是「高雄在地」,翻到出版頁,發行地址是高雄左營,原來高雄也有了間講述咖啡美學的雜誌 社,[時。光]除了想專心的發揚高雄在地的咖啡和咖啡館,也試圖放入「咖啡文學」和「高雄城市歷史」,內容從左營舊城談到鳳山,讓這本新血雜誌和其他談論 咖啡的雜誌產生區分,高雄在文史和城市的新舊矛盾感,就是[時。光]與其他雜誌不一樣的地方。

時。光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的發展,從旗津、哈瑪星,再隨著鹽埕埔,一路向東邊發展,一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後,三餘書店所在的新興區才由農田變成都會型態。在高雄市的發展脈絡中,建築成為都市變遷的最重要見證者,而「蕭佛助」建築師,更是早期高雄建築的主要設計人。

高雄這座城市記憶被移除得太快,很多熟悉的事物往往在數年間就已消逝,如果當下沒即時記錄,明日或許就消失在地表上。年輕的高雄人陳坤毅,從與謝一麟合作 的《《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到獨力創作《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努力為高雄寫下動人的故事。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乾朗老師說,只要是有故事的空間就是古蹟。當有故事的空間(單一建築、街廓等等),堅固的一切都煙消雲散了,消失的不只是硬體,不是木頭和磚頭被拆掉。高雄的根,始於打狗港灣,居民被拔離了生長數十年的土地,失了生活與記憶的根,高雄人的文化根,也被自己連根拔起。

拔自己的根,重新種下外來種,以為這是國際化。舉目國際,有先進國家是這樣幹的嗎?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築鐵路、造港口,當時的鼓山高雄港區是領事館、洋行匯集的地區,以旗後市街和哨船頭一帶最繁榮,後來因腹地不足,延伸到新濱町,後人稱為「哈瑪星」,當時縱貫線鐵路的終點站「高雄港站」,也就在此興建。

火車站前通常是一個地區最重要的商業區,因此「新濱老街屋群」在當時也就是規劃成商店聚落,昔日老旅館、高級料理店、明治製果配給所等,這些歷史紋理的元素至今依然存在。

多年之後,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從保留新濱老街屋開始,進而關注高雄的文化政策和文史保存,《濱線追憶─哈瑪星的五四三》也就是會社的朋友,邀集老街屋民眾一同書寫、口述歷史的成果!


那天花媽來書店買走的第一本書就是《濱線追憶—哈瑪星的五四三》,或許這篇文章還可以順便給些啟發。

濱線追憶—哈瑪星的五四三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嘉澤出新書了!剛拿到《城市生活手帳》時,心中吶喊,十月的《他城紀》和《窺》新版,兩三個月時間,嘉澤又送上他對於高雄無窮的眷戀。在高雄市區長大的小孩,對於大統百貨公司、地下街、新興市場都不會陌生,但是在懷舊之外,非常少在台灣看到以「現代高雄」為背景創作的文學,嘉澤,大概是少數之一。

《他城紀》裡,日本男人暫宿在八五大樓,他的青春在高雄市區的小吃攤度過,《城市生活手帳》寫摩天輪、電動間、健身房、中街、書店、咖啡店,好多許多現代高雄的故事,對我們來說,無與倫比的親密與熟悉。

徐嘉澤太獨特,年輕到底的書寫方式,想讓人預約當「一日情人」,陪我們逛高雄市區。他說駁二有機器人,他想要高雄有專屬的「特攝超人戰隊」,和變形金剛守護高雄;他說大氣球遊行是嘉年華,不過記不得OPEN小將的主題曲,代表我們還有救;他寫高雄有許多街巷夜市、隨著戀愛對象的不同,都能在對方住處附近找到不少私房小吃。

我想,有個作家住在高雄,真得很棒,他帶我們重新認識這個城市,用很詼諧、很調侃、很自嘲、很趣味、很遊戲的態度,我認為,這個很重要!

如果預約不到徐嘉澤當「一日情人」陪逛高雄,《城市生活手帳》也是不錯的夥伴!

城市生活手帳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區離山有一點遙遠,壽山的天際線被高樓切割的看不出模樣,只有在國道十號向著東去,才發現山脈的偉大。汪啟疆老師的新書《山林野旅手扎》,書寫那瑪夏、桃源、茂林的大山大河故事,原來莫拉克之後,紫蝶谷、祖居地、石板屋仍舊美麗依然,走在鷹隼和神話的路徑中,壯麗如比的山林故事,不只是野旅札記、不只是原住民生活情感,還是我們與土地最扎實的連結。

啟疆老師,文壇的朋友喜歡稱他作「江將軍」,他說「心裡的聲音時常被鳥唱了出來。」順著高屏溪往上游走去,大自然的力量更為強烈,心情在森林的葉片中鼓動,心事在溪流的滾動間流佚,山林是最壯闊的同伴,呼吸,一切都自然了。

「我是一位織工者。在一處臨溪對崖,平台草場的土地上,工作室有原始的歌和音樂,我在吐我自己的絲;我完全領受了恩典和付出;包括莫拉克颱風的一切。」

這是山林與子民的聲音,原來,我們都太多煩惱了,我們也顧慮太多了,我們在江將軍和《山林野旅手扎》的故事中,無比緘默。

很棒的書,文字的旅行,竟如此撞擊心靈。走吧,向著高雄東方的山脈,我們來去野旅!

山林野旅手扎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來的天氣,海邊一定很冷吧,在中山大學讀中文、在聯合文學執行編輯的鄭順聰,獻上新書《  》,用晃遊的態度、加上林建志手繪的海邊地圖,帶來蚵仔寮、梓官、彌陀和永安的海邊時光。

「濕滑的漁市場內,竟有家咖啡廳,冰咖啡可裝瓶帶著走,若要喝熱騰騰的,在吧台落座最佳,...財哥仔細瞧,長得真像本土劇的帥氣男主角,聲音富磁性,言語幽默,更迷人的,是他的家族,漁船和海口人家的故事。」

逛蚵仔寮漁市場,還可以喝咖啡,往北走一點,赤崁有老厝、南寮有美麗的夕照,新港宮還有「神仙福地」和「人間天堂」!

海邊有好多好多詩句,迷人到讓人嚇一跳,「美啊麗耶潮海魚兒迎夕陽婆娑起舞,快哉樂也蒼穹彩霞乘雄風悠揚飛翔」,厲害吧!這是新港宮的對聯!

書中最棒的是,順聰寫伍國柱的故事,彌陀啊,這位迷人的編舞家的家鄉,走在伍國柱的故鄉小巷,《斷章》的片段彷彿出現,南國熱烈的陽光,也跳著那動人無比的舞步!

海邊很熱情,海邊很多故事,海邊,原來我們沒那麼熟悉啊,鄭順聰的《海邊有夠熱情》,「我相信,找故事與感動,就要到野地去。」

海邊有夠熱情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年時刻的海岸,慢慢消失了,曾經約會戀愛的沙灘,也逐漸不見了。朋友發動的「我徒步!邀大家一起守護海洋」活動,走過了整個西海岸,也提出了海岸調查報告,全台最劣化的前5名,分別是新竹、彰化、桃園、高雄與台中。

只剩下荒蕪的海邊,未來的我們,到海邊能看到什麼?盧昱瑞的新書《打狗漁村》,彙整了1999~2013在高雄沿海漁村拍攝的景色靜照,有漁人故事、漁村地貌變遷、季節性捕撈紀錄、海邊人文風情等,共計165幀攝影靜照呈現高雄沿海多元樣態。

盧昱瑞從釣魚說起高雄海邊故事,釣友告訴他,「每次釣魚就像在釣地球」,因為經常釣到一些未知名的東西,又沉、又重,要花上全身吃奶力氣釣起,就像在和地球在搏鬥!

聽到這裡,覺得高雄的釣友形容得太好,「釣地球」,很有畫面,那吃力的拼勁,也不比「老人與海」輕鬆吧!在海邊,有好多故事可以看、可以聽、可以想像。聽昱瑞聊高雄海邊,很趣味。


書寫高雄海岸的變化,有心酸、有心疼也有欣喜之處。汕尾、中芸、鳳鼻頭、紅毛港、前鎮、旗津、哈瑪星、柴山泊地、蚵仔寮、彌陀、永安、茄萣、白砂崙。我們的海邊,高雄的海邊。

打狗漁村34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國家進入民主、自由和人權的社會時,過去為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自己自由的政治犯,他們當年的受難印記,都將變為民主的勳章」─陳菊,《停格的情書》

高雄春暉最新出版《停格的情書》,紀錄了高雄15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許多我們不曾熟悉的前輩,在高雄爭取民主思想,卻被羅織罪名,遭到羈押監禁。

曾經年輕的生命,無法再追逐個人理想,鐵窗的幽禁,翻寫著一幕幕情感的停格畫面。每一個動人的故事,讓我不停想起那部電影,林揚的獨白。

「霧散了,景物終於清晰,但是為什麼都含著眼淚。」─《超級大國民》

獻給我們的城市,獻給我們的歷史,獻給這本《停格的情書》。三餘書店,推薦。

停格的情書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高屏溪出海口,沿海岸線,汕尾、中芸、港埔、大林埔、紅毛港、旗津、鼓山、柴山。導演李志薔沿海岸線書寫,在土地與海洋的邊緣,以他者的眼睛,不停自問自答寫下關於「李志薔」的海岸故事《臨海眺望,迎接歸來的人》。

李志薔導演應該很愛海吧,《單車上路》騎在花東公路、《候鳥來的季節》是口湖青年的歸鄉之旅,我猜想,是因為導演從小在鼓山長大的生命史,讓他寫海洋、寫漁民、寫海岸故事特別有風景、有情感吧!

臨海眺望,迎接歸來的人  

旗津、柴山、鼓山就好像是作家小時候的秘密基地,寫來特別興奮、充滿高雄人的氣口。林園、紅毛港是歸來的人重新認識家鄉的情調,啃淡著工業、漁村、難過與不難過的情感。

「一生都在泥灰裡打滾的父親,直到臨終之前,猶惦念著我這個不成材的兒子。如今,他的骨灰早已還酹這片打狗山了。風,吹過昔日父親採石的礦場,我渴望看見一兩個熟悉的面孔,換來的,卻盡是陌生的注視。」

耶誕節這一天,我們來去海邊,看看歸來的人,還有「臨海眺望」吧。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土地長出的扎實寫作,郭漢辰以大高雄母親的河流,高屏溪,作為書寫對象。漢辰說「母親河的年輪」,是我們依戀不已的故鄉,是我們最親密的流動情態。。

「午后的微風輕拂我和你的顏面。溪畔午睡的草原,在清涼的吹拂裡,惺忪醒來。此刻,我揹負著亦重易輕的記憶行囊,從溪畔出發。」

穿過母親河畔  

從下游溯溪而上,走過鐵橋,是燒紅阿爸的窯廠、猶如長龍的鳳梨田、大樹的水源地,漢辰把大樹的高屏溪故事,寫作一篇篇詩人的溫厚遊記。

在曹公圳的源頭水門,寫著清朝時代的斑駁文字,那是好久以前的高雄人,與高屏溪相遇的某個開始。濕潤了,祖先們的淚水、濕潤了,這一代子民看著過去的感動。後座力十足,關於母親之河的《穿過母親河畔》。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西子灣岸:我親愛的永無島

「好久不見。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已經離開了那麼久,每次閉上眼,好像還是可以看見那片溫暖的紅磚牆,純白色的漂亮圓柱,還有門口兩棵總是窸窸窣窣,彷彿說著悄悄話的榕樹綠蔭。

聽說新大樓已經蓋好了,弟弟妹妹們一定很興奮吧?希望下次我回去看你們之前,他們可別興奮得把新大樓拆了才好。親愛的永無島,我好想念你們。

愛你們的彼得潘。」

To:西子灣岸:我親愛的永無島

劉芷妤,很年輕的美麗作家,很輕盈的書寫風格,她以壽山山下的「紅十字會育幼院」為主題,寫出了一篇篇彼得潘送給孩子們的圖文童話。把高雄風景、文史和人情,用童話語氣書寫,是非常特別的企劃,對讀者來說,更是奇妙  的經驗。

不同個性的精靈,以及育幼院裡的孩子們,帶來了「超完美哥哥」、鄰居家的「哈瑪星」、醜小鴨、燕子還有魔鏡的故事。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