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OT TODAY〉,是一本從「空間」出發的藝術雜誌,邀請了許多對空間有想法、有創造力的
人參與,它想說的是空間與人的關係,呈現人對生活與藝術的追求和選擇。我們棲身於此,設法打開每一扇門,也享受拜訪的樂趣。
一年有十二個月,〈NOT TODAY〉每兩個月一期,一年總共有六期,目前已有三集。
【01/06】推薦:日本藝術家米田知子的「HI TAIWAN計劃」,南下菁寮,帶來了一系列動人的全新影像創作。
【02/06】推薦:A SPACE FOR地單元,出訪了布魯塞爾由舊式啤酒釀製廠改建而成的WIELS美術館。
【03/06】推薦:THE KITCHEN 廚房單元,彰化溪州「農用書店」舉辦了一場共食午餐,作家吳音寧與一位泰國媽媽串起的在地飲食情緣。
〈NOT TODAY〉每期有十一個單元,【物件】帶來混合設計品、日常物件、藝術品的物件,【家庭訪問】則有設計、建築、藝術家訪問,聊空間、聊感覺,【播放清單】由國際藝術家推薦他們的最愛清單,五花八門...,很推薦【A SPACE FOR地】、【WORK IN PROGRESS 創作中】、【HI TAIWAN 臺灣計畫】這幾個單元,〈NOT TODAY〉邀請各種領域的藝術家,聊他們的現時創作,有很多的想像與啟發。
〈NOT TODAY〉以藝術雜誌的方式出版,但更覺得她們就是一本書,可以收藏的藝術書。
一年有十二個月,〈NOT TODAY〉每兩個月一期,一年總共有六期,目前已有三集。
【01/06】推薦:日本藝術家米田知子的「HI TAIWAN計劃」,南下菁寮,帶來了一系列動人的全新影像創作。
【02/06】推薦:A SPACE FOR地單元,出訪了布魯塞爾由舊式啤酒釀製廠改建而成的WIELS美術館。
【03/06】推薦:THE KITCHEN 廚房單元,彰化溪州「農用書店」舉辦了一場共食午餐,作家吳音寧與一位泰國媽媽串起的在地飲食情緣。
〈NOT TODAY〉每期有十一個單元,【物件】帶來混合設計品、日常物件、藝術品的物件,【家庭訪問】則有設計、建築、藝術家訪問,聊空間、聊感覺,【播放清單】由國際藝術家推薦他們的最愛清單,五花八門...,很推薦【A SPACE FOR地】、【WORK IN PROGRESS 創作中】、【HI TAIWAN 臺灣計畫】這幾個單元,〈NOT TODAY〉邀請各種領域的藝術家,聊他們的現時創作,有很多的想像與啟發。
〈NOT TODAY〉以藝術雜誌的方式出版,但更覺得她們就是一本書,可以收藏的藝術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