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在鹽埕區的街頭,有許多上了年紀的建築物,以前都覺得很漂亮,一直到坤毅出版《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才知道這一個區塊的建築物,都是高雄早期建築師蕭佛助的設計,從建國四路、到八德路、火車站前、中都戲院,蕭佛助的美學在高雄留下許多風景。
高雄這座城市記憶被移除得太快,很多熟悉的事物往往在數年間就已消逝,如果當下沒即時記錄,明日或許就消失在地表上,就只能靠文史調查,去發現與記錄。而坤毅也希望高雄能有更多的朋友一同投入文史紀錄的行列,一起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珍視重要的在地記憶,進而形塑、勾勒未來的願景。 坤毅的「文史紀錄」課程,藉由實際參訪練習,走出戶外,搭配考察工具的使用教學,挖掘並記錄在地人文特色或發展歷史,並能培養對於城市觀察與書寫的能力,紀錄更多的地方故事,更加了解高雄這座城市的歷史、風土民情及老建築。 主講:陳坤毅 成大都計所研究生、《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作者、「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導覽講師 課程收費: 總計 8堂課,費用 2,000元 每堂限額 20名,須預先報名,請email至takaobooks@gmail.com,並留下姓名及聯絡方式。 上課大綱: 4/3(五)第一課:城市考什麼古? 內容:高雄發展史概論、舊地名探源、觀察方法、觀察工具教學 4/10(五)第二課:「稗官野史」─土地的書寫 內容:史料蒐集及書寫方法、採訪記錄技巧、選定操作對象 4/17(五)第三課:書寫對象與經驗分享 內容:學員分享初步的觀察紀錄、老師過去書寫案例分享 4/25(六)第四課:實地參訪教學(一) 內容:哈瑪星實地觀察 (日治時期現代化街區) 5/1(五)第五課:「入廟看廟門」─城市建築觀察(一) 內容:台灣建築風格脈絡介紹 5/8(五)第六課:「入廟看廟門」─城市建築觀察(二) 內容:高雄城市建築發展歷程、老建築觀察技巧 5/16(六)第七課:實地參訪教學(二) 內容:鹽埕地區實地觀察(日治、戰後時期現代化街區) 5/22(五)第八課:學員成果分享 內容:成果分享 週五室內課為 19:00-21:00 週六戶外課是 14:00-17:00 (圖片取自陳坤毅FB)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