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612855_560448854083480_4638195237039335948_n  
【早晨選書】《在土星的光環下—蘇珊.桑塔格紀念文選》,貝嶺、大衛.瑞夫等

今年高雄電影節選了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在土星的光環下:蘇珊桑塔格》(Regarding Susan Sontag),當時在想中文片名時,很直接的想到他的兒子大衛.瑞夫與22位文學家,以不同面向書寫桑塔格的同名文選集。

《在土星的光環下:蘇珊桑塔格》紀錄蘇珊桑塔格的一生,從投稿校報的高中少女,一直到成為「美國公眾的良心」,以及她從青春期的戀愛啟蒙、婚姻與和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的同志情感,呈現當代大師最完整的思想與生命史。

「情人的言語、令人煩惱的語句,並關注這個世界」(Love words, agonize over sentenc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ld)

看著紀錄片,腦袋裡想著貝嶺在書中寫著「直至生命的尾聲,蘇珊都在守護著,守護著文字的良心」,貝嶺描述著桑塔格赴以色列領取「耶路撒冷獎」的經過,因為以巴衝突對人權的壓抑與迫害,當時友人、人權組織建議她拒絕接受耶路撒冷獎,最後她寫了〈文字的良心〉,作為她的獲獎演說。

「…作家要做的,應是幫助世人擺脫束縛,警醒世人。打開同情和新的興趣管道。…提醒人們,我們可以改變。」

面對血腥的以巴衝突,她在頒獎儀式中不顧噓聲四起、退場抗議,直言力陳:「…集體責任這一信條,用做集體懲罰的邏輯依據,絕不是正當理由,無論是軍事上或道德上。我指的是對平民使用不成比例的武器…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並儘快拆掉這些移居點和撤走集結在那裡保護移民點的軍隊,否則這裡不會有和平。」

有幸在電影節前,就有機會認識這部紀錄片,也有幸在看紀錄片前,在書店先翻讀了《在土星的光環下》。誠摯邀請你,十月底高雄電影節時,一起到戲院看桑塔格的紀錄片,也閱讀《在土星的光環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