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417785_611239312337767_346129277928557903_n  
【早晨選書】《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 楊富閔

楊富閔是台南大內長大,在烏山頭水庫山腳下,是很閩南文化的村落環境,他是家裡的屘孫

,《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藉由流經村莊的曾文溪,連結出家族遺事,寫著家中長輩的生活細瑣,尤其是家族精神象徵的阿嬤。

「亭仔腳是我書寫的位置:關於文學也關於身世。最原初記憶是四歲,我站在騎樓一張矮凳子看砂石車連環追撞鄉間產業道路,那也是正午,日頭光直射燒燙燙柏油馬路,母親在餵我吃蕃茄醬炒飯。」

楊富閔書寫亭仔腳面相學,同時書寫亭仔腳什錦事。 夏日在騎樓幫新摘的水果撿顆、是母親嫁至楊家的婚宴、是曾祖母過世的葬禮,亭仔腳有著許多我們過往成長的記憶。在販厝越來越少的現代都市,閱讀楊富閔描繪的亭仔腳,真的就直接被拉回阿嬤的時代,還有台灣鄉間的生活面相。

楊富閔在書桌上遊走出自己的故鄉,從自身生命經驗寫進鄉土,還有老人群相的「老年」書寫。現在才27歲的作家,用很年輕的生命去書寫「大內」的故事,那是種奇妙的生命連結吧。

「但更多時候我們囝仔古厝埕口學大人跳宋江陣,兵器全手作,頭旗紅布媽媽從紡織廠裁回來,頭旗繫鈴鐺,鈴鐺書局買;斧頭難度高乾脆略過,鍋蓋天真想像成盾牌;齊眉棍呢最簡單,拖把、掃帚頭拔掉就是囉!」

《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用「心靈」和「小史」為書名,有種穿過時間和空間,現實生活與心靈感動愀然碰撞的偶遇。楊富閔為大內、還有阿嬤、母親,寫了《為阿嬤做傻事》與《我的媽媽欠栽培》,開創了新鄉土的書寫形式,通過各種玩耍或研究時所接觸到的雜什與新聞資料,重新鏈接大內農村的集體記憶。

「想為故鄉做點事」。所以楊富閔寫作,他27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kaobooks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