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夜餘選書】《時光幾何》,張讓
「林中一條小徑細細長長的,像縫線。」─1993秋
森林中有一條小徑,我想像著那是海德格走過的道路,走著那條路,張讓說那是一條縫隙,细細長長的彷彿走進森林,遙遠的葉間會閃著日光。
《時光幾何》是張讓的新版舊書,他以手記形式,寫1993秋天到1995春天的生活片段。文字簡短,但畫面卻好大,圍繞著個人與世界的交集,當生活切片成文字,每一句話都有了很大的重力,撞著閱讀過程。
「心情壞的時候就突然全面壞下去了。沒有理由,因為觸目都是理由。」
「我們生活的方式,基本上便是對死亡的一種思索。不管去不去想,死亡的意識籠罩著我們。所以我們潛意識覺得要往什麼地方去,急切的,刻不容緩。我們不必時刻去思考死亡,已經對它做了最強烈的反應:我們怕死。」
張讓以一種極為誠實的態度,書寫著,每一句話都好像一種真理,心情壞的原因,「沒有理由,因為觸目都是理由」,好深刻的說法,看壞掉的世界,聽壞掉的音樂,吃壞掉的食物,只因為心情壞掉了。
張讓說,《時光幾何》是他最私心偏愛的創作,但也是最少受讀著知曉,相較散文和小說,手記是個清冷的場域,但他雕刻時光,揀拾生活碎片,然後緩慢以文字與我們對話,很喜歡《時光幾何》的手記,給了很大空間,一起雕刻時光。
「翻開一本書,閤上。翻開一本書,閤上。翻開一本書,閤上。想在書裡找到什麼?所有的一切!」

全站熱搜